2020-06-18
Photo From wikipedia CC by Carlos Latuff
我很喜欢 U2,Bono 的歌声带有神奇的号召力,很多时候不听完整张专辑无法中断。就像随意一个摇滚乐团,U2 早年的专辑比较生猛,我尤其喜欢〈Sunday Bloody Sunday〉。这首歌叙述的是爱尔兰曾经发生过的「血腥星期天」事件。早年的演唱会,Bono 在这首歌都会说一些话,其中一次,他表达了对于某些海外爱尔兰人高呼革命的愤怒。我想他是对于那些待在安全的位置,指挥别人去送命的人感到不满吧!
站在网路的一端观看别人革命大概也是这种感觉,一种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野,看着小人物拼斗;当他们努力时,我们却连事件发生的地区都不熟。
《茉莉花开》是香港记者陈婉容的作品,她在2013年前往中东旅行,当时我每週大概可以看到她更新3次脸书,努力的介绍中东情势,为我们介绍茉莉花革命后中东的样貌。
《茉莉花开》的书名来自于最近一次的茉莉花革命。这事件发生在2010年的下半,一位突尼西亚青年因为没有事先申请摆摊执照而被没收机车,青年以自焚抗议警方的行为,引起了后续一连串的示威,最后突尼西亚政府垮台,成立临时政府。如果事件到这边为止,就不会让大家注意了。这个革命直接影响了埃及、利比亚、叶门、巴林,这几国都发生了既有政府垮台;叙利亚进入内战,至今依然无法平息;整个中东都因为这场革命进入了权力的转移阶段,零星国家如沙乌地阿拉伯,只好直接将国民福利拉高以度过此危机。而ISIS的诞生,更让伊朗重新回到中东的权力舞台,不再只是位恶邻居。
许多人探索茉莉花革命发生的原因,一下西方阴谋论、一下是叛乱组织策划,或是网际网路的效应,不管怎幺说,茉莉花革命的第一时间成为一种进步象徵。但革命后的政局不甚理想,许多国家都陷入了僵局或是二次示威,让茉莉花革命染上了许多阴影。对东南亚国家来说,政府想必是放心的,毕竟经济正在成长,大多是民主政府,这问题应该不会发生吧?
茉莉花革命发生的当下,正是国际原物料开始飞涨的时期。对阿拉伯非产油国家来说,经济上的困窘是显着而无法收拾的,这时过去可以不在乎的不公平、贪腐、高压,就成为难以忍受的生活条件。不过我们当时除了关心一下油价会不会影响,并不在意这些小细节,甚至以为有民主政府就不会出现任何不公平,就可以避免权力的压迫。但大家都忘了革命从来不是凭空诞生,而是在影子里慢慢成长,等待反转的条件出现。
先前为读者介绍过,PEUGEOT预计于9月份开幕的2011年法兰克福车展中,正式发表旗下最新车款-5
柴柴的魅力几乎是无人能抵抗的!因为牠们傲娇的个性,还有蠢萌的行为,让牠们近几年人气迅速攀升。如果你跟
MASERATI 首具高效能柴油涡轮动力问世以「沙漠疾风」为名,身负百年征战沙场的战功彪炳,以及传承
BMW在引擎动力方面的技术可说是有目共赌,近年来不论是全新的1.5L三缸涡轮动力或M4性能跑车上推出
森那美起亚布局完美产品阵线为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,并丰富KIA在台产品阵线,在总代理台湾森那美起亚向韩
〝What Diesel〞杂誌是英国一本21年老字号的柴油车专门誌,除了每个月提供超过5万名读者柴油